中药科普|薏苡仁
天然薏苡仁应呈类白色或微黄色,伴有淡淡米香。作为药食两用佳品,贵州喀斯特地貌孕育的薏苡仁以《中国药典》为质量基准(甘油三油酸酯≥0.5%)。我院精选的道地薏仁经检测显示,其核心活性成分甘油三油酸酯含量高达2.27%。
薏苡仁中的甘油三油酸酯可显著促进脾虚模型小鼠胃肠蠕动(实验显示推进率提升 37%),并通过调控 AMPK 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。这种双重作用机制使其在健脾祛湿、代谢调节方面独具优势。
薏苡仁性微寒,孕妇及津液不足者慎用。建议与温性食材(如红枣、桂圆)搭配,平衡其寒凉之性,发挥更佳养生功效。
春分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,也是春季的中分点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春分,二月中。分者,半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”此时,太阳直射赤道,昼夜平分,天地阴阳趋于平衡。
今年春分,正值2025年全国两会圆满落幕后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宣布,将延续 "体重管理年" 行动,通过三年时间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体重管理体系。
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脑血管、脂肪肝,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。——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
我国超重肥胖人群已超 3 亿,儿童肥胖率十年翻番,育龄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率高达 28%,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显著。这场关乎全民健康的 “减重战役” 中,中医特色疗法 —— 穴位埋线正成为科学减重的新选择。
减肥人群
儿童青少年
肥胖儿童脂肪肝检出率达 30%,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 2 倍。中医认为,小儿过食肥甘厚味易致脾胃运化失常,痰湿瘀滞体内,不仅影响生长发育,更埋下代谢隐患。调整饮食结构、增加户外活动的同时,需通过健脾祛湿的中医手段改善体质。
育龄期女性
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诱因,约40%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。中医强调 “调经先减重”,通过调理冲任二脉、化痰祛湿,不仅能改善月经紊乱,更能提高受孕几率。
慢性病群体
超重者糖尿病风险增加3倍,高血压发病率提高2.6倍。中医认为痰湿内阻是肥胖与慢病的共同病机,减重不仅能降低指标,更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偏颇。
中医减重
中医讲究 “天人相应”,春分时节昼夜平分,阳气升发而未亢,阴气潜藏而未衰。此时人体肝气舒畅,脾胃功能增强,新陈代谢加快,正是调理痰湿体质的最佳时机。唐代《千金方》记载 “春时宜减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,配合穴位埋线刺激脾经、胃经,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减重效果。
代谢加速:肝主疏泄,促进脂肪分解效率提升。
湿浊外排:春属木对应肝胆,疏通胆经助排体内积滞。
防病未然:春季减重可预防夏季湿热型肥胖(《黄帝内经》春生夏长理论)。
穴位埋线
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,将可吸收的医用蛋白线埋入相应穴位,使其在穴位内产生长久的刺激作用,从而达到调理脏腑、平衡阴阳、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补虚泻实、扶正祛邪等作用。与传统针灸相比,埋线疗法操作频次减少,疗效持久,可在慢性病、代谢性疾病及疑难复杂病症上发挥其作用,又被俗称为“长效针灸”。
埋线原理
穴位刺激
中医埋线减肥采用可吸收的胶原蛋白线,通过特定的针具埋入人体穴位中。这些线在体内逐渐软化、分解、液化并被吸收,过程中持续刺激穴位。穴位刺激能够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,促进新陈代谢,加速脂肪的分解和代谢。
经络调节
埋线减肥通过刺激经络,达到疏通经络、畅通气血的目的。中医认为,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,通过调节经络可以改善身体的整体状况。肥胖往往与脾虚、湿盛等因素有关,而穴位埋线能够刺激相应的穴位,调节脾胃功能,促进代谢,减少脂肪堆积。
抑制食欲
穴位埋线还可以抑制人的食欲,减少进食量,控制能量的摄入。这对于减少体内脂肪堆积、防止体重反弹具有重要作用。
促进脂肪分解
埋线减肥还利用针刺的方法对皮下的组织进行破裂,使其分解成小分子,通过淋巴和毛孔排出体外,达到瘦身的效果。
春分已至,正是开启减重的好时节。从两会政策到个人行动,减重不仅是体型管理,更是对生命的敬畏。这个春天,不妨以中医穴位埋线为起点,配合饮食运动和身心调理“多管齐下”,让身体回归阴阳平衡的天然状态。